小時候我學了很多才藝,現在那些才藝都不見了,
國中的時候學英文,學到我假裝去上英文課,其實是離家出走。
我跟媽媽說:『我不喜歡英文!』,
我的媽媽就去跟老師說:『因為小孩不喜歡,沒興趣,所以我們不學了。』
那時候的我洋洋得意,逃過一劫。
那時候的我不知道我的學習障礙問題,因為英文被罵的時候,我就很理所當然地說『我對英文沒有興趣』,『我不喜歡英文』,對我來說,對很多孩子來說『不喜歡』就是一個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個可以放棄的理由,事實上,我根本沒有進入英文,沒看懂價值,我根本不懂我到底不喜歡的是學英文的挫折,還是英文。
然後,我就放棄了!
我想在我說我不喜歡英文,放棄英文而洋洋得意的當下,應該不知道有一天我會抱著整個牙痛腫到臉歪嘴斜的兒子用自己破爛英文在國外求醫生救我的兒子,簽下一堆我看不懂的文件,差點餵了孩子會致死的藥物。
我常想當父母的人說孩子不喜歡,我們就讓他們放棄不學,到底孩子得到的是看到父母對他喜好的尊重?還是知道了,反正遇到挫折,說不喜歡,就可以不面對?
才藝可以說我不喜歡就放棄,媽媽就讓我停課,為什麼進去學校之後,媽媽變得跟惡魔一樣,我不喜歡英文都不能放棄?
我讓孩子學的學科不多,都有背後的道理,但是一學了,即使遇到挫折與瓶頸,那也是我陪著孩子找出問題,分析原因,一起面對破關的教材。
破關後再笑著看之前挫折到差點放棄的自己。
我覺得痛苦是因為挫折,那就加強能力破這個困難,就不會有挫折了,享受破關的感覺,回首當初差點放棄而堅持下去的自己,謝謝自己的不放棄。
這才是我想一輩子帶給孩子的能力。
http://tinyurl.com/ya24z9vm